首页 >> 翠玲珑

“长江豚类保护网络”正式成立贵溪

文章来源:长江农业网  |  2022-08-02

“长江豚类保护网络”正式成立
  经过三年的筹备,“长江豚类保护网络”(下称网络)于近日正式成立。这意味着,长江遍地香中生存的淡水豚类今后有望得到更为系统的保护。
  据《财经》记者了解,来自长江中下游的江西、安徽、湖北、江苏等五省一市的六个豚类保护区及两个江豚监测点,都已经加入了细枝柃该网络。
  中国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牵头的这一网络,获得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下称中科院水生所)、世界自然基金会以及各级渔政管理部门提供的科研及资金支持。
  该网络成立的宗旨,是希望通过建立统一的长江豚类动镰叶越桔态信息平台、制定整个长江流域范围内的豚类保护政策以及编写豚类保护监测和救护手册等措施,使长江豚类的保护工作能够在整个流域范围内得到重视。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武汉办公室高级项目官员朱江告诉《财经》记者,过去由于各保护区和监测点之间相互独立,信息交换渠道不够畅通,因此一直缺乏对长江豚类种群监测及其栖息地调查的统一标准。
  同时,再加上能力、资金不足的制约,长江豚类的保护工作一直未见良好成效。在他看来,该网络的成立正好可以弥补这些不足。
  据了解,该网络主要针对长江两大淡水豚类白暨豚和长江江豚。其中,白暨豚已被定性为“功能性灭绝”生物,而长江江豚的数量也在急剧下降。
  2006年底的一项长江淡水豚类多国联合考察结果显示,目前整个长江流域的白暨豚已踪迹难寻,而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不及上世纪90年代初的二分之一。
  中科院水生所博士郝玉江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长江流域的白暨豚已在自然状态下基本丧失了维持繁殖、生存的能力,而长江江豚的数量也由上世纪90年代的2700多只,急剧减少至目前的1100只左右。
  以水利工程建设为例,他告诉《财经》记者,近十年来长江流域范围内水闸和堤坝的建设,使得长江流域大部分的支流和湖泊消失,豚类原有的迁徙通道遭到打断,进一步促使豚类的生存空间破碎化,“使得拯救长江豚类的难度进一步增加”。
  航运业的急剧发展以及长江水质污染,也使得长江豚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此外,过度捕捞和电鱼等非法捕捞方法的使用,则进一步加剧了豚类种群的灭绝山菅。
  “可以说,豚类面临的生存困境已经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郝玉江对《财经》记者坦言。
  其实,早在2005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已开始关注长江豚类的生存状况,并通过设立水生生物保护小额基金,支持长江中下游的相关保护区开展监测、培训、研究等工作,初步推动该保护网络的建立。
  但是,由当时各保护区和机构主要侧重于局部区域保护,并未将保护工作扩展至整个长江流域。而朱江认为,把各保护区和机构联合起来,形成有机整体,恰恰才是最有效的保护方法。
  《财经》记者了解到,目前该保护网络项目还尚未有时间上的具体规划,仍处在逐步完善的阶段。可以说,长江豚类的保护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如果再不加以保护,长江江豚将很快成为第二个‘白暨豚’”,郝玉江警告说。
什么是冰箱制冷剂
冰箱保鲜室结霜怎么办
空调跳闸的原因是什么
滚筒洗衣机脏了怎么清洗